注册即送30元第一桶金 > 校園時訊
> 正文
校園時訊
“陶然自得” 薪火相傳:鄭州23中學子走進博物館參觀聆聽陶文化講座
作者:政教處管理員 責編:政教處管理員
發布時間:
2021-10-29
參觀”創世王都“展廳
豐富的陶制品
同學們駐足欣賞陶器
生動的傳統文化講座“陶然自得”
講解員親切形象的講解
陶器的精美花紋吸引同學們的眼球
互動交流
講座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
表達感受
一直以來,鄭州博物館利用自身優勢,致力于鄭州地區的歷史研究、文物保護、陳列展覽、社會教育,接待了大批游客,成為展示鄭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窗口。新館開館,給鄭州人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場所。10月28日,鄭州23中學子在學校老師帶領下,走進鄭州博物館新館,參觀文物展覽,聆聽陶文化講座。
同學們在講解員引導下,首先參觀了“創世王都”展廳。豐富的館藏出土文物,文字介紹,展品布置,讓同學們大開眼界。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了解到,這個展廳主要展出距今四五十萬年前的古象等動物化石,還有裴李崗、大河村、點軍臺等遺址出土的代表一種文化類型的新石器時代生產、生活用具,其中陶制品數量繁多,種類多樣,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。
來到報告廳,同學們聆聽了“陶然自得”陶文化專題講座。講解員結合幻燈片和同學們參觀的內容,從“你見過的陶器”開篇,講述了“鄭州發展陶制品的自然條件、人文條件”“陶器上的花紋”“陶器‘小時候’的化學變化”“陶和瓷有何不同”“發現神奇的泥巴”等關于陶器的知識和其中蘊含的歷史、人文、文化含量。講解員采用提問、回答的方式,和學生交流互動,講解形象生動,通俗易懂,讓學生易于接受。學生們認真聽講,積極舉手回答問題,得到講解員鼓勵和表揚。
講座結束,同學們紛紛在調查表上留言,表示這次講座收獲很多,了解了鄭州乃至中原的陶器發展史,器型和花紋,陶器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。
此次博物館之行,參觀展品,聆聽講座,對學生來說,是一次很好的傳統文化教育過程。